因为最近迷上东野圭吾,一口气读了好几部他的作品,继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和《白夜行》之后,又读了《幻夜》和《放学后》。上一次说到读《白夜行》时,感觉雪穗是一个极端冷酷无情的人,而亮司则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我的木偶,他所做的一切都来自于雪穗的指挥。当读过《幻夜》后,才发现或许雪穗对亮司是有真情的,美冬才是真的将所有人玩弄于鼓掌之中,而她自己心中却毫无人性可言。不知道是哪里对这对姊妹篇的评价:如果《白夜行》是一本“极恶之书”,《幻夜》则更进一步,是彻头彻尾的“绝望之书”。这评价还真是到位。东野圭吾自己曾说过:“我不想让《幻夜》成为《白夜行》的续集,希望能多留一点空间,让两部作品都读完的读者开心地徜徉于各种各样的想象”,不过两本书中的故事不得不让人产生遐想,雪冬到底是不是美穗?起码在日剧中,编剧认为雪冬就是美穗。或许在《白夜行》中,雪穗恶事做绝,却仍让人心生怜悯,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和在亮司一起,她还保留着为亮司的人性。但是当亮司死去,美穗失去了她的太阳,她完全堕入无边幻夜变成了雪冬。
与《幻夜》不同,《放学后》虽然也有人丧命,但给我的感觉却要阳光的多,或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高中女校,是一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地方。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故事用第一人称写成,我自然地被带入到故事的“我”中,而“我”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,同时也是一个被学生喜爱的老师。说起来有些讽刺,对于看上去好像有人要杀“我”,而其实只是幌子这件事,我还有所庆幸。但是“妻子”的种种表现却让人感到不安,当故事好像完美收场时,来自“妻子”的背叛却将幌子扯开,变成了假戏真做。这感觉就好像巴兹·鲁赫曼导演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和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,故事结束时的绝望是最让人痛彻心扉的。
推理小说看的不多,但就我读过的而言,我发现日本推理小说更注重雕琢人的内心感受,心理描写和人物刻画特别多,事情的发展都是从人开始。而西方的推理小说更注重逻辑性,精彩之处是事件的发展。不能说哪一种更好,只是不得不说日本人对人物的刻画太细致了,总是透露着一种日式小清新的气质。说到这,顺便提一提最近看到的两部日本电影《小森林》和《老师与流浪猫》。两部电影都是乍看上去很无聊的故事,《小森林》通片都在讲如何烹饪,《老师与流浪猫》的故事是找一只流浪猫,但是日本电影就是有一种魅力,让人停不下来地看下去。不管是市子终于寻找到自我心安理得地返回小森,还是老师安详地与老伴相会,最后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受,整个故事也由主人公的心理转变为主线,慢慢地将故事展开。
对于我个人而言,其他的作品可能都是休闲娱乐,但是《小森林》却让我有所思考。市子由于在大城市里打拼不顺,不得已回到家乡小森,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,但是市子知道自己的内心并不甘于这样逃回小森,她需要一个真正的决定——回到小森。反观我自己,有些时候会对自己说生活好像也没必要那么拼,现在过得也很好,但我知道那是因为打拼太难了,什么时候我才会真正觉得生活过得很好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