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,玛雅: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,反之亦然。书本如此,生活亦如此。——《岛上书店》
以前就觉得自己慢热,但是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发觉自己是慢热到极致,慢热到连成熟度都比实际年龄拖后好几年,每次测心理年龄都比实际低那么三四岁。想想这可能真是个事实,比如读《哈利波特》,本来是一部在初中特别流行的小说,但是那个时候我却更喜欢《指环王》,给自己找的一个偏爱的理由是《指环王》比《哈利波特》具有更宏大的背景,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,应该还不能理解中土世界的宏大和那个世界的来龙去脉,真正的理由应该是“好人打坏人”。《哈利波特》虽然也是“好人打坏人”,但是其中混杂着角色的成长、复杂的人格和人物之间的矛盾,读起来总不如一场酣畅淋漓的杀敌竞赛来的痛快。后来上了大学,才突然对《哈利波特》的故事着迷起来,可能直到那时才与书中的角色发生了共鸣,才能将自己带入到角色中去。相应的,对于《指环王》的喜爱也转换为开始探究中土世界的来源。除了读书,谈恋爱也一样,好像现在还处于小孩谈恋爱的状态,甚至会羡慕一些综艺节目里的桥段。
即便慢热,到现在却也开始觉得年龄大了,时不时会有一种焦躁,仔细想想估计就是怕变老吧,想永远年轻有活力,可以有无限的时间。想做的事情太多,比如做饭、画画、练字、看文献、读书、做有意思的小项目、制作模型、出去旅行……有些时候是贪多嚼不烂,这么多事情不可能都做得到。有些时候总想等以后再做,比如等有了自己的房子再开始干嘛干嘛,租着房子以后搬家好麻烦。有些时候就是因为穷,机票好贵。真羡慕《指环王》里的精灵,长生不老,厌倦了一件事之后,可以拾起另一件事。估计也不会有“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曾不知老之将至”的痛苦。或者好像《阳光姐妹淘》里的sunny girls,虽然大家一度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”,但是依然能够有一次最后的疯狂,只可惜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疯狂。大二大三的时候曾经有过“要是我一直都是二十一二岁该多好”的想法,估计是满足于无忧无虑的生活,而现在可是结结实实地还念了。
如果现在还是对十几岁的东西感兴趣,好像总得提醒一下自己那样是不是太幼稚了,应该学着成熟。孙燕姿《年轻无极限》里“二十五岁的我,学着大人应该有的动作”,以前觉得二十五岁还年轻,现在早过了二十五,却还是没有什么大人的动作。真是矛盾,既想要成熟的思想,又想有年轻的心态。